当前传媒行业细分领域持续拓展,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学生面临“技能与岗位适配难、证书选择盲目化”的就业痛点:一方面,行业对“学历+技能”双资质人才需求激增,但学生对不同专业对应的认证体系认知模糊,易陷入“考证与就业脱节”困境;另一方面,职业技能证书政策更新频繁、品类繁杂,辅导员在指导中缺乏“专业适配性解读工具”,难以精准对接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9月24日下午,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联合继续教育学院在西区1号楼1109教室,启动辅导员职业技能证书专项培训,聚焦“证书体系与专业匹配、政策解读与指导策略”两大核心,为辅导员搭建“专业+认证”联动指导能力框架。

本次培训依托两院协同优势——继续教育学院发挥政策解读与认证体系研究专长,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结合传媒类专业特色,形成“行业需求-专业定位-证书价值”的闭环解读逻辑。继续教育学院授课教师围绕三大维度展开:
其一,分专业拆解证书价值
针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重点解读“新媒体运营师”“短视频编导认证”的考核标准,强调其与内容策划、流量运营岗位的直接适配性;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梳理“影视剪辑师”“UI/UX设计师认证”的技能要求,突出技术实操与行业项目标准的衔接;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分析“演出经纪人资格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的职业准入价值,明确其对广电、直播行业就业的赋能作用;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详解“商业美术设计师”“Adobe认证专家”的行业认可度,助力学生构建设计技能的权威背书。
其二,动态解读政策趋势
结合2025年传媒领域技能认证更新要点,拆解证书报考条件调整、考核内容优化等关键信息,为辅导员提供“政策动态跟踪清单”,避免指导滞后性。
其三,实操化指导策略
通过“专业案例+问题模拟”形式,引导辅导员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计“证书规划路径”,例如针对视传专业学生,建议优先考取与品牌设计岗位匹配的认证;针对网新专业学生,可结合新媒体运营证书开展实习前置准备。
“只有精准匹配专业与证书,才能避免学生‘盲目考证’。”参训辅导员在互动环节提出,希望进一步结合播音专业特色,拓展“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等适配认证;针对数媒专业,建议增加“虚拟数字人制作相关证书”的解读,这些建议均被纳入两院后续协作计划。
此次跨院培训是深化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继续教育学院的“认证体系研究”与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的“专业特色落地”形成互补,有效解决了辅导员指导中的“专业盲区”与“政策断层”问题。未来,两院将建立“传媒专业-技能证书”联动机制,定期更新《专业适配证书指南》,开展分专业专项指导workshop,推动“学历教育+技能认证”深度融合,为传媒类学生铺就“从校园到职场”的精准赋能路径,助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