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开启报名,教师学生同台竞技

发布者: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  时间:2025-09-22  浏览:

数字时代,仿真技术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为高校师生和企业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展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的通知。该项赛事是国家级赛事,以仿真服务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旨在提升仿真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仿真技术与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大赛旨在将仿真行业发展需求融入教学过程,促进仿真技术应用方向的校企共建,提升新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助力我国仿真产业快速发展。

大赛组别设置

大赛面向两类群体开放报名:一是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二是高等院校专任教师。参赛者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每个团队2-5人。

学生组参赛团队需有1-2名指导教师,教师组参赛无团队数量上限。所有参赛成员及指导教师需登录大赛官网(www.siac.net.cn)进行注册报名。

竞赛赛道丰富

2025年大赛设置了多样化的竞赛赛道,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装备仿真

医学仿真应用

化学化工仿真

仿真教学应用

仿真创新设计

数字建模智能决策

复杂系统数字仿真

赛程安排

大赛采用初赛/省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5日。初赛将于10月中下旬采取网络评审形式进行。省赛区决赛安排在10月下旬,采用网络评审或现场评审两种形式。全国总决赛将于11月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参赛要求

学生组参赛作品需围绕“科技向上,生命致美”的主题,深入洞察生活细节,探索科技如何以优雅且高效的方式融入并提升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质量。

教师组则需要提交创新工程学论文、案例、咨询报告、专利、教改项目或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工程活动成果等作为参赛作品。

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充分考虑创新工程方法的应用,体现出参赛者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一等奖比例不超过总决赛团队数量的15%,二等奖不超过25%,三等奖不超过35%。一等奖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同学可以根据个人意愿申请成为中国仿真学会学生会员。竞赛成绩优异的参赛者将有机会被优先推荐至企业实习。

报名方式

参赛团队需在2025年10月15日前在大赛官网完成注册及作品提交。大赛按照每个作品300元收取报名费。

全国总决赛期间将同期举办技术研讨会,会务费1980元/人,学生免费参加。

西安翻译学院赛点联系人:刘轩溢 13571160177(同微信)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